題目:流感(及禽流感)的疫苗研發全球及台灣現況
    者:劉定萍
服務單位: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疫苗中心
每年流感均在全球造成很大的疾病負擔,且由於其在發病前即具傳染力的特性,使得疫苗成為唯一有效的防治方法。傳統雞胚蛋製造的流感疫苗已有數十年的歷史,雖然相當有效,但取得質量俱佳的雞胚蛋並不容易;對於容易併發重症的老年人也有免疫效果不佳的問題。故現今全球流感疫苗已轉為以細胞培養生產為主,並在佐劑的研發投注許多心力,除可提高免疫效果,也可節省每劑所需抗原量。如何更簡易的接種甚至不需要挨針忍痛,也是專家們努力的方向。目前流感疫苗最大的缺陷在於交叉保護力不夠,所以必須年年針對不同的流行株製造疫苗並每年接種,花錢費時又影響民眾施打意願,故”universal”的流感疫苗是大家的夢想,不過短期內尚無法實現。
此外,自2003年底東南亞發生禽流感動物流行以及人類疫情之後,全球均感受到下一次流感世界性大流行即將來襲的威脅,而且病毒株即有可能為異於傳統的禽類流感病毒。由於野生禽流感病毒本身即對禽類具高病原性,無法以雞胚蛋生產疫苗,故第一步突破即在使用反轉基因技術 (reverse genetics) 置換病毒高病原性基因,製成具野生株抗原性但無安全性疑慮的疫苗株。第二步則在以疫苗株製成的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不佳,注射大量抗原仍無法在人體獲致足夠之免疫力。這部份已在各大疫苗廠及學者的努力下,以添加佐劑的方式得到相當的改善。不過禽流感疫苗也有類似季節性流感需要選定疫苗株的問題:在無法預測的狀況下,如何及時確定流行株,快速製成疫苗株,並在最短時間內進入產程大量製造足供全球人口的疫苗,成為現今全球流感大流行因應計畫中最重要的一環。
我國由於鄰近中國及東南亞,且歷經SARS疫情的洗禮,對於流感大流行更有危機意識;自95年開始的「流感疫苗研究發展計畫」,96年起業併入「台灣人用疫苗(含量產技術)研究發展計畫」,執行近三年以來,三大分支計畫-疫苗株選擇及疫苗政策、流感疫苗製造技術建立及緊急疫苗研發、流感疫苗審查法規建立及生產營運人才培育之國家團隊蔚已成形。
目前我國已能對監測系統收集之資料做有系統的分析,以瞭解我國流感病毒的基因及抗原變化,並已成功產製本土流感病毒之抗血清與抗原,建立反轉基因技術製造疫苗株的平台。國衛院負責研發之細胞培養H5N1流感疫苗,目前已完成基本產程之建立及細胞及病毒株種庫安全性臨床前試驗;「新型流感疫苗查驗登記之注意要點」亦已制訂並完成公告。此外,國光生技公司亦已和荷蘭CruCell公司簽定技轉合約,以雞胚蛋系統加上該公司專利之Virosome技術研發免疫效果更好之疫苗。我國自行產製之流感疫苗可望於數年內上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