腫瘤免疫學

趙祖怡

國防醫學院  內科學科

三軍總醫院  血液腫瘤科

摘 要

腫瘤免疫學肇始於本世紀初,其中心理論,免疫監視理論,

在西元1970年代始確立。免疫監視理論成立的前提是有腫

瘤抗原的存在,而生物體便是藉著腫瘤抗原來辨識腫瘤細

胞並加以摧毀。腫瘤抗原可分為腫瘤相關抗原及腫瘤特異

抗原兩種;絕大部份之腫瘤目前並無腫瘤特異抗原被發

現。免疫監視系統應由免疫系統之所有成員組成,包括T及

B淋巴細胞、自然殺手細胞、巨噬細胞、抗體、補體、與細

胞素等。腫瘤細胞雖然面對強大免疫系統之監視,卻仍可

在生物體中生存並致病,推論其可以藉著以下機轉躲避之:

改變特徵、抑制免疫反應、躲藏於某些器官避免免疫細胞

的攻擊、快速生長、利用免疫系統之疏忽、及大量釋出腫

瘤抗原蒙蔽免疫細胞的辨識能力。腫瘤免疫學在臨床醫療

之應用包括免疫診斷與免疫治療兩大類;癌症免疫診斷的

範疇大致上可分為下列三大類: 腫瘤標記的測定、免疫組

織化學染色與免疫螢光檢驗、及腫瘤顯影。免疫治療則包

括主動與被動兩種,主動免疫治療是刺激生物體產生免疫

反應再直接或間接造成腫瘤細胞之死亡;被動免疫治療則

是注射免疫血清、單源抗體及其衍生產物、或活化之免疫

細胞及其產物至生物體內毒殺腫瘤細胞。在晚近的研究

中,免疫治療與基因治療也曾產生交集,將某些細胞素,

如腫瘤壞死因子,之基因加入被活化的免疫細胞中使其更

具弒癌能力,且能減少細胞素對正常組織之傷害,大大的

提昇了免疫細胞之治療效益。更新一代的研究則著重於癌

症疫苗的發展,意欲藉其刺激T淋巴細胞或免疫系統中其他

相關成員來辨識及猛烈攻擊癌細胞以達治療之目的。